第一味 骨汤烫饭(12)
12.
上午通常不是餐馆的营业高峰时间,可以用来采买、备菜。
而陆晓萱喜欢自己亲自做这些事。
一来刚开张,成本能省就省。
二来,她喜欢自己一点一点挑选、准备食材的感觉,对她来说,必不可少。
虽然陈歆总是吐槽她是不是有信任危机,这样全部工序都自己来效率太低,等将来餐馆生意火爆起来肯定忙不过来。
但陆晓萱不打算改。
她不是没在流水线作业的高档餐厅工作过。
又怎样呢?
厨师究竟是怎样一种职业,绝大多数人恐怕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要让陆晓萱自己说,她觉得做饭其实是一门交流的手艺,与食客交流,与食材交流,把对的食材,用对的方式烹饪,送给对的人品尝。
吃饭,可以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必要行为,也可以是一种活着的体验。
陆晓萱想,她之所以喜欢做饭,就是因为在意这种体验。
她想做能让人内心温暖的食物,让她的客人们,哪怕只在这一餐饭的短暂时光里也好,感受到幸福。
所以,当她拎着新鲜的蔬果食材,回到人生十二味门口,看到那个蜷缩在门口躺椅上的少女时,她把她领进了店里。
“你怎么没去上学?爸爸妈妈知道你在这儿吗?”
她只简单这样问了两句,见少女不愿意回答,就不再追问了。
这是那位客人的女儿,即便只是远远看见过一眼,她依然立刻就认出来了。
一整个上午,陆晓萱都在按部就班地准备开张,时不时抬头看一眼趴在桌子上的少女。
小姑娘看起来很累的样子,好像已经很久没能好好睡觉了,也一点不开心,更不像同龄少女们那样,拿着手机就能眉飞色舞。
她手腕上戴着一只电话手表,但看起来好像是关机的。
意味着她并不想被会给她打电话的人找到。
陆晓萱抬眼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,见时间已经接近中午的饭点。
“你饿不饿?我给你做点吃的吧。想吃什么?”
她又给少女倒了一杯柠檬水。
少女明显是饿的,双手抱着水杯犹豫了一会儿。
“阿姨……上次那个烫饭,还能再给我做一份吗?”
“骨汤烫饭?”陆晓萱挑起眉。
少女立刻点了点头。
有一点意外,却又不那么意外。
陆晓萱看着小姑娘特意把钱包从书包里翻出来,拿出里面的现金,像是想自证绝不会吃霸王餐一样,郑重其事放在桌面上。
“我带钱了。”
一看就是被管教得很严格的孩子。
“你把钱和钱包收好。回头让爸爸妈妈来店里结就可以了。也可以用你那个手表,扫码。”陆晓萱一边说,一边开始准备,给她做骨汤烫饭。
听到“爸爸妈妈”的时候,少女的脸上明显又浮现出低落的表情。陆晓萱看见她下意识摸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,但仍然没有开机。
这个孩子,的确很不想被爸爸妈妈找到吧。
可不让爸妈找到又还能怎么办呢?
除了回家之外,一个孩子,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啊。
陆晓萱看着锅里“咕嘟咕嘟”的气泡,忽然一阵犯难。
这个小姑娘也不知道是真的饿,还是真的很喜欢吃烫饭,或者是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到紧张,以至于吃得很急,第一口就差点把自己烫着。
陆晓萱在旁边看着她,总忍不住感到忧愁情绪萦绕在心头,像是看到了某种极为熟悉的影像,是一个因为从未得到肯定所以无法从容的轮廓。
她原本是想问问这个孩子的,觉得这碗烫饭好吃吗?为什么会想吃烫饭呢?又是为什么,不去上学,也不回家,不想被爸爸妈妈找到?
可她看着少女埋头吃烫饭的样子,又觉得自己应该守好分寸,不能贸然侵入对方的世界,哪怕对方只是个孩子。
有些人喜欢说小孩子没心没肺,什么都不懂,更不会感到难过和忧愁。
这其实是不对的。
孩子当然有孩子的难过和忧愁,只是常常被忽略罢了。
但被忽略,并不意味着不存在。
少女已经把一碗骨汤烫饭干干净净吃完了,又重新抓住自己的钱包,把那几张现金掏出来。
“谢谢阿姨。多少钱?”
陆晓萱想了想:
“其实,你妈妈上次来店里的时候,给钱给多了。你今天不用给我钱。要是喜欢的话,以后也还可以继续来吃。”
她倒不是故意要反复提起“妈妈”。
可少女还是听见了,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天性,甚至能让“妈妈”成为不同语言的交叉点。
“我妈……真的来给我买过烫饭吗?”
她忽然抬起头,稚气未脱的脸上掩藏不住期待的神色。
“……不是我爸来买的,然后骗我说是我妈买的?”
然后她很快就自己否定了这个怀疑。
“我爸应该没来过。不然他不会跟我说阿姨你是个大胖子。”
这么小小的一个人,坐在那儿自言自语,碎碎念着琢磨心事的模样,也不知究竟该说是可爱,还是令人心疼。
陆晓萱看着她,犹豫片刻,还是开口问:
“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?电话号码是多少?”
少女怔了怔,又把头垂下去。
“我爸叫段宇河,我妈叫蒋陌黎,我叫段梦成。”
可她始终不愿意把父母的电话号码说出来。
陆晓萱于是掏出自己的手机,放在她面前的桌面上。
“你自己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,告诉他们你在这里,很安全,让他们不要担心,好不好?”
她原本都已经看见少女期期艾艾地拿起了她的手机,按下某个手机号的前三位,却在这时,听见门口传来的铃声,还有惊天动地咬牙切齿的一声怒吼:
“段!梦!成!”